School Profile

当前位置: 首页 新葡萄官网 校长札记 正文
校长札记

校长札记(15)——论德智体全面发展

2018-08-26

这个问题,不仅毛主席那段关于“我们的教育方针”论述得十分清楚,全世界的教育家们对这个问题也空前地观点一致。我们几乎在中国的任何一所学校,都看得到他老人家的这段光辉指示。

是真的深入到人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还是仅仅挂在墙上?从形式上看,确实深入到人心里,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背诵出这段语录。从内容上看,也确实落实到行动上,几乎所有学校、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德育和体育课,还包括美术、音乐等。这些课程从课表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与智育课呈三足鼎立之势。毛主席的思想确实深入人心!

但这些形式和内容真的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了吗?学校真的是三项工作都受到应有的重视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小学校由于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切围绕着考试内容转,德育、体育被忽略是必然的。这一点我已在“论高考”一文中谈过,不再复述。这里要讨论的是,大学教育,不能也怪高考影响,为什么仍然忽略德育和体育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原因是观念或文化层面的。大多数的家长和考生都是带着功利的心态来到大学的。为什么来读书?答案很简单:学专业、学技术,今后有好工作、好的出息。因此,来大学的一切活动、学习都应围绕着专业、技能展开,除此之外都是多此一举,不务正业。

当然,带着功利心态来读大学没什么不对。但带着急功近利,急用先学的心态来看待教育和前程的关系,就适得其反了。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往往是愈急愈适得其反,教育就是这类。人们常常用园丁来形容教师,用园丁浇灌禾苗来形容教育。但往往忘了禾苗有其生长规律,万万不可的就是拔苗助长。禾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雨露、肥料、温度、湿度等等,你不能说只要其中一样,天天多施肥就成了!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犹如禾苗的全面需要一样。

家长和学生也许会说:谁都知道要德智体,但我们交这么多钱,花这么多时间,主要是学专业,至于德育、体育哪里都可学,何需到大学来多此一举!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而让学生、家长所产生这种“多此一举”的感觉的,就是大学自身的问题了。

这问题首先出在大学把德、智、体人为地割裂开来。

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学生的品格塑造、能力提高来源于他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而品格塑造、价值观形成这些德育的内容,由于其心理过程的复杂、矛盾性,只能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而不能像学开汽车这类技能活动那样具有针对性。但我们的大学恰恰把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活和财务做帐的具体活儿一样对待,一样分门别类,一一对应,这种机械主义教育哲学的做法,表面上看是重视了它,实际上是割裂了它,从而抛弃了它。

实际上德育和智育、体育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你说勇士在战场上行动,哪一项属于德育?哪一项属于体育?哪一项属于智育?人们在狩猎场中,什么时候用德育?什么时候用智育?什么时候用体育?

所以说,真正的大学教育,应充分地将德智体三者融合。德育中有智育,智育中有德育,体育中既有智育,也有德育。让学生们在运动场上塑造了品格,研究了谋略,让学生们在专业课中讲求了诚信、培育了竞争,让同学们在哲学、政治课中感受到人类智慧光芒的照耀……

让学生和家长们感到“多此一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经院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满堂灌,德育课上得死气沉沉,让人昏昏欲睡……体育课无非是松松筋骨踢踢腿,让人感受不到体育精神的光辉……

德育类课中,从来不乏哲人的智慧、伟人的光辉。但如果你把他当教条宣讲,必然陷于沉闷。自古以来,这类明事理的学问,都适应于问答式、思辨式教学,同此,我们在哲学、政治类课堂大力推广“雅典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活跃气氛,激荡了脑力,而且还延续到课堂之外,学生自动组织了各种小组,学马列、学哲学、研究天下大事,这样的德育教育,学生们再也不会有“多此一举”的感受!

在各类专业课中,我们也想方设法地融入德育课的内容,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是按“学术原则”而是按“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能力提升为主线,知识学习为载体”作为指导思想,先将各门专业所需要的能力调查研究、分析归类总结出来,一般专业包括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30—40项左右,并提炼出这些能力中包含的品质、价值观等德育因素,然后在每门专业课、每堂专业课中明确提出:这堂课培养了学生的哪些德育内容?哪些能力项目?这样,在每一堂专业课里将德育和智育的培育制度化。这样学生们在学习专业课,进行智育训练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了德育培育,在学习专业课具体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能力。

在体育课的改革实践中,我们也把着力点放在弘扬体育精神和体育育人之上来。首先鼓励体育老师突破所谓的专业思维,和经管类老师结合推广“拓展训练”,以“拓展训练”等各个项目为抓手,宣扬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使同学们亲身体验“体验式学习”的滋味,体会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丰富人类文化、精神,从而不再妄言“多此一举”。其次,将体育课的授课目标由过去的锻炼身体、掌握技能转移到弘扬体育精神、体验体育文化、实现德智体三者的融合之上来,同时,还和学工部联合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大兴锻炼之风,要求每个同学由此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教研中心还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增加同学们对体育的热爱,其中俱乐部制的授课方式最为体现自由学习,自由选择的精神。它是将原来的体育课授课固定课时方式改为老师固定时间地点和项目,成立各类俱乐部,如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等,老师作为教练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即俱乐部里上班。学生自由决定时间和项目,即自主决定时间并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俱乐部上课,打卡记分记学时记成绩。这类改革极大地增加体育课的魅力,使它与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紧密地融合了在一起。

在育人队伍建设中,我们也特别重视德智体的融合,许多辅导员的学科背景是体育、美术、音乐和文学等。

总之,在学科建设、专业设计、教学方案设计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学校的一切主要教书、育人工作中,将培育学生的德、智、体三者融合而不是分割,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才是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之道!